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5章 首次接诊

元旦节喝完喜酒后,参观完新房,韦勇便回云潭市中医院了,他晚上要值班。傅美枝送他上了公交车,两人依依惜别。

第二天上午,韦勇收到了宋友庚的来信。信封里夹着一张祝贺新年快乐的明信片,宋友庚在信上说他十一月份的时候退学应征入伍了,去厦门当海军,元月十六号就要离别家乡去部队了。他希望韦勇实习结束后早日上班,记得常和他联系。

这时门诊部走进来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头,林老中医朝正在看信的韦勇喊了一声:“小韦,你给这位老伯看一看。”

“姓名?”

“唐xx。”

“年龄?”

“71岁。”

韦勇示意老伯在诊椅上坐下,边问边在门诊单上沙沙写着。四诊之后,又仔细地询问起老伯身体状况来。

据唐老伯口述,他身体一直挺好,从市政府退休后,每年健康体检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。但近三年来有个奇怪的症状一直困扰着他:就是热的时候只有头面部会出汗,颈部以下不出汗。天气凉爽时还好,一到天热,运动或者劳动时,头面部就会大汗淋漓,汗水淋得眼睛都看不清东西,但颈部以下则不会出汗,身体燥热难忍,手臂、脚部皮肤干燥起鳞。

听了唐老伯的讲述,结合舌象脉象,韦勇想了想说道:“唐老,你这个病头上有汗,颈部以下无汗,这是郁热在里之症。郁热在里,如果体表不能横向宣发,便只能上蒸于头。由于热向上蒸腾,另外有开泄作用,上焦有热,就会出现头、面部出汗,而身上由于中下焦没有热,因此身上不出汗的现象。宜当清泄上焦之热。”

韦勇接诊的时候,林老中医就坐在他的旁边,从始至终未发一言,不过却是仔细地观瞧着韦勇的一举一动,听到他的诊断结论时才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,面上浮现了一丝笑意。

做出诊断以后,韦勇见带教老师林老中医没有异议,便依照《伤寒论》中经方“桂枝麻黄各半汤”为其治疗。唐老伯拿着处方,有点迷惑,便向林老中医问道:“老医生,这位年轻医生开的药能治我这怪病?”

原来,韦勇开的这张处方的用药极为精简,一共才七味药,开了五副,一副药才五块钱。唐老伯以前去其他医院开的药一般都是二三十味药,三四十块钱一剂,故而他很有疑问。

林老中医淡然一笑,十分肯定地对他说:“药不在多,也不在贵,在于对症。你照方抓药回去煎服,包你病好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